说到构想 严密,这部童话堪比侦探小说。细心 去看你会发明这里的人物语言、性情前后呼应,严丝合缝。
没有勇气的小狮子,对应现实中那个受到惊吓的大叔。桃乐丝从猪栏上掉下来,大叔吓得直喘息 ,桃乐丝还在笑话他:你怎么和我一样吓得半死。
那个没脑袋的稻草人呢,就是现实中那个叫桃乐丝要开动头脑,不要脑袋塞稻草的叔叔1。
那个没勇气的铁皮人,就是现实中吹牛说以后都会 会为他立铜像的叔叔2。
现实中叔叔1叫桃乐丝开动头脑,不要走那个花圃 小狗托托就不会进里面抓鸡,而到仙境里时,对应的稻草人呈现 在岔口上,为桃乐丝指路。
另有 那个魔术师酿成 了仙境中的魔法师,另有 水晶球,另有 要夺走小狗托托的坏女人。
……
影戏 中另有 许多 这样前后呼应的例子,这使得这个故事很具有真实性,它实在像桃乐丝的一个梦,梦中将现实中的人一一代入,与她一同寻找回家的路。我不得不疑惑作者一定熟识心理学,理解表示 、潜意识,甚至读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要否则 它怎么会把这个梦写得如此真实。
许多写童话的名著不乏有童真意趣,想像力丰盛 的作品,但我看过的作品里,只有绿野仙仙踪能在此基本上写得前后照应,不是只为了奇而奇,而是在奇趣的基本上呈现出真实有逻辑性,给想像力拴上智慧,不是任由其天马行空。
一群人寻找勇气、爱、智慧的回归之旅。观影时,自己真得就像个孩子一样,感觉 着这份天真与单纯。
稻草人最后有了智慧,其实他一直都有,他会出策划 策营救桃乐丝,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的智慧。
小狮子在去找魔法师的路途中也不停 收获勇气;而铁皮人同样是自己给自己安上了心,当他知道评价一颗心的根据是,不是你何等 爱别人,而是别人何等 爱你时,他也意识到他的心了。
所以,其实不是魔法师给他们智慧、勇气和爱,而是他们在寻找的途中,自己收获到了这些。何等 有启发 意义:那些力气 不是别人赋予你的,而是你自己通过寻找,通过挣扎,通过考验……困难赋予你的!
我还能怎么讴歌 这个故事呢?
(题外话:这部影戏 竟然拍于1939年!要知道那时中国赤军 长征停止还没几年。可是你现在看那画面,看那特效……我真不敢想像他们在这些方面领先我们几多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