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讲的是恋爱 ,内核里是亲情,骨子里是对旧日香港的依依不舍。
三兄弟已经没了怙恃 ,住在老豆留下的旧作坊里。老豆在里面做了一辈子难吃的叉烧,那叉烧难吃归难吃,但是因为老豆(以及相似老豆的从业者)的辛苦事情 ,使香港的街头可以买到15蚊的叉烧饭,方便店里有即食快餐,喂饱那些不能花太多钱用饭 的人。年老 一不愿 卖楼,二不愿 丢掉那个叉烧炉,屋子 里弥漫着一股叉烧味。即使“有福叉烧”的灯牌坏了,变作“冇福叉烧”,一到夜晚,照旧 会亮起来。最后年老 终于尝试做了一次叉烧,味道还和老豆做的一样……难吃。
二哥正经上着班,业余炒种种 玩具旧货,房间里摆满一架子,不知道还卖得出去不。
再说二嫂。(对了,二嫂\义嫂这个梗,估量 只有懂粤语的观众能力get到……)二嫂热衷于保存 旧香港的“文物”,好比 店肆 招牌,龙凤装潢。影戏 在这里还自嘲一番,才满三十年的工具 怎么就成文物了。总之二嫂狂热地做文化保育,业余还在读博士,同事当她癫的,年老 这样念旧的人,也不能全然懂得。也许埋怨她花太多时光在文化研讨上的那些短信,只是导致分离 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到最终,你会发明越发 包涵 的二哥,才是真正合适她的人。
三嫂,真正的草根身世 ,外婆做佣人,妈妈做包餐,最叻是煮饭,最大的欲望是和三弟拉埋天窗。她恋的旧,是旧式女人以家为大的生存方法。所以当她说“我意识到自己的生涯可以没有你”的时候,还能看到女性的发展 。
在这个恋旧的家里,三弟和大嫂是彻头彻尾的“新”。一个打电竞,一个网红,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旧香港和旧台湾的影子,那些旧的工具 ,对他们来说也许是阻碍,是负担。(三弟想要几百万去投资电竞队,年老 死活不愿 卖楼)正因如此,他们反而是使旧秩序松动,推进别人往前走的力气 。
年老 对二嫂的不情愿和不舍,越看到背面 ,越感觉到这种情感 ,隐含的是对往日香港的不舍。但是最悲剧的是,你也许意识到自己确切错了,后悔了,想要不要脸地耍赖皮,追返一些工具 ,但是那些工具 也都已经变掉了,哪怕你机遇再拥抱亲吻,也找不回旧日的感觉。没了的就是没了。阿妈在梦中摸头的那一幕,我直接哭到仆街。可是她说啊,别呆在这里了,走出去,走远点。
最后屋子 固然 照旧 要卖的,家照旧 要散的,各凭本领 ,各奔前途 。再望远些,楼终究会被移平,街市酿成 另外一幅样子,你除了笑着接收,挣扎着去缔造新的生涯,还能怎样啊。这喜剧看似悲剧,但是你也可以再尽力一下下,不要那么悲了嘛。
忘掉种过的花,重新地动身,废弃理想吧。
————————
慎重 声明:没收钱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