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纪末,以英、法、德等国组成的十字军发动了第三次东征,放荡 侵占阿拉伯土地。埃及军民在萨拉丁苏丹(即国王)的亲自领导 下,抖擞 抵抗 。在亚历山大港一战中,击退了十字军的进攻,给十字军以极重 打击。为了收复 圣地耶路撒冷,萨拉丁积极筹办 ,联合 阿拉伯各国步队 ,配合 对敌。在赫淀山战斗中,萨拉丁派主将阿瓦姆夜袭敌营,捣毁敌军的蓄水罐,引敌下山,接纳 “火墙战术”,打得十字军落花流水。结果 ,狂妄自大的法军首领里诺被俘,并得到了应有的处分 。为了实现占领耶路撒冷的野心,法军首领里诺的妻子弗吉尼亚从欧洲请来以英王理查为首的各国援军。十字军凭借战略优势向阿克要塞进攻,由于阿克城总督利欲熏心,卖身投敌,阿拉伯军民虽经苦战,但阿克城最终沦陷。十字军占领了阿克城,继而又发动了对阿什克伦城的进攻,英王理查急于取胜,动用大型战车攻城。萨拉丁面对强敌,暂时弃城而走,诱敌于沼泽地带,变被动为主动 ,大批杀伤仇人 有生力量 。英王理查在惨败之余,计划 以暂时停战议和的要领 来争取时间卷土重来。但法王菲力普、弗吉尼亚、康拉德伯爵等各怀野心,狼狈为奸,他们一面暗派使者报告 萨拉丁,愿以获得几个都市 为条件,放弃进攻耶路撒冷;一方面却又极力鞭策 英王立即进攻耶路撒冷。萨拉丁冷静应战,并派遣主将阿瓦姆去同大马士革人取得接洽,引进大批液体燃烧剂,用以搪塞 十字军的大型战车。为了争取宁静 、制止 更多的流血就义,萨拉丁利用仇人 内部抵触,邀请英王理查朝拜圣地。一心想当耶路撒冷国王的阿塞尔公爵伺机 冷箭 射伤英王,并嫁祸于萨拉丁,企图损坏宁静 。萨拉丁为了表明和谈诚意,只身一人扮装 潜入敌营为英王治伤,晓以大义。不意 独断专行 的英王理查在法王菲利普等人的教唆 下,为了所谓“圣战”荣誉,非但不听萨拉丁的忠告,反而一意孤行,执意要与萨拉丁决一死战。在阿拉伯军民痛击之下,英王理查一败涂地,终于不得不投降求和、撤军返国 。 (作者为本片翻译之一。原文刊载于1980-8-16《解放日报》)